儿童保护听力需要注意
发布时间:2021-1-27 10:10:23 浏览次数:1439 [关闭此页 打印此页]
儿童期是言语发育的关键时期,如果听力障碍没有及时发现并采取有效干预措施,轻者引发言语发育落后及行为问题;重者导致严重的言语发育障碍,甚至影响儿童情感、心理和社会交往等能力发展,给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负担。下面我们来讲讲关于儿童听力健康的知识。
一: 听力筛查过三关,初筛不过莫着急
在我国正规医院出生的婴儿都要接受新生儿听力筛查检测。初筛是在出生后48小时,复筛是在出生后42天。筛查过程简便,宝宝熟睡下操作,不会有任何惊吓或者痛苦,是早期发现听力损失最有效的方法。
听力筛查不通过也不代表孩子一定会耳聋。不少初筛不通过的孩子可能复筛就通过了。如果复筛还不通过就需要做听力诊断。全套听力诊断,包括声导抗、畸变产物耳声发射、多频稳态诱发电位、听性脑干诱发电位,还有40Hz相关电位检查等等。做这些相对复杂的检查,有时需要给孩子使用一定的镇静剂,让孩子在熟睡状态下配合检查,避免一些干扰因素导致检查结果不准确。但无论是初筛、复筛还是之后的听力诊断检查,都是非常安全的。
二:先天性耳聋可预防,婚前检查要重视
先天性耳聋大部分是由于遗传因素导致的,建议广大青年朋友一定要去做婚前体检,如果自身耳朵不太好或是近亲中有耳朵不好的,建议抽一点血,做耳聋基因的筛查。另外,怀孕期间如果得了病毒感冒、风疹或是高烧,一定及时到产科或是遗传生理科进行咨询。
三:新生儿护理重细节,防止急性中耳炎
正常宝宝出生一个月后已经具有比较完善的听觉,这个阶段不宜接受较大声音刺激,给孩子洗澡、洗头时要特别注意别让污水灌进耳道,以预防外耳及中耳炎的发生。在后期引起听力下降的原因中,急性中耳炎是最常见的,这是由于宝宝咽鼓管较成人短、平而宽,且咽口位置较低,鼻咽部分泌物及致病微生物易经此侵入中耳;小儿机体免疫功能差,易感染各种传染病;小儿中耳免疫机能发育也不成熟,局部防御能力不强造成的。
哺乳时母奶过于充足,压力太大,婴儿头稍低,乳液易经咽鼓管进入中耳,以致造成急性中耳炎甚至急性化脓性中耳炎而影响听力,所以要做到正确喂奶和喂水姿势,要把婴儿抱起来,取半卧位姿势。
四:感冒后突发耳闷要重视
另外一种非化脓性中耳炎——分泌性中耳炎,也是一种常见的影响听力的疾病。其特点是中耳腔内积有液体。得这种病的孩子有的在感冒后突然出现,有的在不知不觉中发生,常以耳闷、听力减退为主要表现,少数儿童自述有轻微耳痛,儿童多表现为听话迟钝,误听或注意力不集中,把电视机音量开得很大,学习成绩下降等,由于临床症状不典型极易被家长忽视,造成儿童不同程度的听力下降或伴随终身。
五:扁桃体、腺样体肥大,可视情况摘除
由于中耳还常常受到“左邻右舍”的威胁,如鼻和咽部的疾病,包括鼻窦炎、扁桃体炎、腺样体肥大等,所以为了保护中耳的健康,还必须积极治疗这类疾病。因此临床上在摘除患儿肥大的、反复发作的扁桃体或腺样体后,不仅感冒的机会少了,而且原来反复发作的中耳炎也痊愈了。
六:耳毒性药物黑名单,用药之前细咨询
对耳朵来讲,许多药物具有强烈的毒性,长期或一次性大量使用,或患儿对这种药高度敏感,都可引起听觉障碍。最常见的耳毒性药物有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等,这些药物主要造成听神经损害。由于小儿在使用这些抗生素时,不能正确反映早期中毒症状,极易误诊或漏诊。
宝宝助听器需要怎样维护?
听力筛查过三关,初筛不过莫着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