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看待助听器的效果!
发布时间:2021-5-11 14:43:33 浏览次数:1231 [关闭此页 打印此页]
“残余听力”的质量是衡量助听效果的重要指标。比如,同样是60dB(HL)的平均听力损失,传导性聋患者的助听效果就比感音神经性聋患者的好。
“残余听力”包括是否存在重振现象、听觉分辨能力如何等项内容。助听器效果影响最大的是使用者自己的“听觉分辨能力”。多数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听觉分辨能力的损失。损失的不多,助听器可以补偿。若损失过于严重(多见于听觉中枢的障碍),助听器也就无能为力了。助听器毕竟还不能取代大脑皮层的作用。
助听器对语言声反应好,对非语言声反应就差些。因此,在一对一交谈时,助听器的作用最明显示。戴助听器听戏曲,韵律可以明确地感知,但“味道”总有不足。因此,对助听器的要求就很高,需要助听器有杰出的声音处理方式。
对于看电视和听收音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反映,一半左右的人认为不太满意。因为,电视与收音机放出的声音信号己经与原有的声音不同,这种改变本质上是一种“失真”;而通过助听器放大后的声音信号会再次改变、再次“失真”。两次“失真”导致一部分使用者“听不太清楚”。当然,听好新闻联播这样的节目还问题不大。
传统的模拟式助听器还没有聪明到只放大使用者希望听取的信号。通常情况下,它们会将收集到的所有声音一视同仁地统统放大。比如在街上,助听器既放大了交谈声,也放大了汽车经过时的背景噪声。交谈的距离越远,希望听到的信号声越小,背景噪声就相对越大。远到一定的距离,由于背景噪声的干扰,信号声就非常不清楚了。好像在喧闹的菜市场,即使正常的听力,也听不清远处朋友喊叫的内容一样。因此,助听器的使用有一个“有效”距离。对于传统的助听器,这个距离大约在2米以内;指向性、部分数码编程、数字式等助听器的可以稍远,最远可达到5米。
七八个人在一起你一嘴我一嘴地聊天,也会影响助听器的效果。但是,如果双耳戴用助听器,效果会好得多。
数字式助听技术、无线功能的出现和使用,有效的改善了用户的听觉体验,让用户在更多场合听得更好!
安庆宜声听力提醒准备配用助听器的人们一定要对助听效果有一个正确的期望值。助听器的作用只是“助听”,不要指望花几千元钱去买“正常的耳朵”。由于每个人的听觉状况不同,希望选用的助听器的性能也不同,对于这些问题,助听器验配师最好能在助听器验配过程中向使用者交代清楚。帮助用户建立合理期望值。
为什么先受伤的是高频?
老年人听力下降又不愿意戴助听器怎么办